Upgrade to Pro — share decks privately, control downloads, hide ads and more …

250322_劉原佑 林成財_多元選修課程「永續創能新生活概論」PBL課程實踐分享

Avatar for learnenergy2 learnenergy2
May 12, 2025
3

250322_劉原佑 林成財_多元選修課程「永續創能新生活概論」PBL課程實踐分享

Avatar for learnenergy2

learnenergy2

May 12, 2025
Tweet

Transcript

  1. DuFour(2004)認為TPLC在課程與教學進行中,需關注的三個主 要大概念(Big Idea)為: • 1. 確保學生學習(Ensuring That Students Learn):TPLC不停問三個 關鍵問題

    (1)我們希望每個學生學到什麼? (2)我們如何知道每個學生已經學會了? (3)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們會如何應對? TPLC在課程與教學中的關注重點
  2. 跨領域課程可行的教學模式 ⚫ Bryan (2020) 探討STEM跨領域課程提出跨領域統整課程可以運用 主動學習 (Active learning) 與同儕學習 (Peer-Based

    Learning) 方 式進行,教師教學模式可採行同儕教學 (Peer Instruction) 方式進 行。 ⚫ 教育部12年國教新課綱總綱允許教師針對部分跨領域或跨科課程 進行協同教學(collaborative teaching) (教育部,2014)。
  3. 各家學者對PBL論述的共通性分析 真實情境 自主學習 團隊合作 問題解決 堅持到底 Dewey(1938) ◎ ◎ ◎

    Adderley等人(1975) ◎ ◎ ◎ ◎ ◎ Boss等人(2013) ◎ ◎ ◎ ◎ Edutopia基金會(2014) ◎ ◎ ◎ Kokotsaki(2016) ◎ ◎ ◎ ◎ Boss與Krauss(2018) ◎ ◎ ◎ ◎ 林成財整理(2024)
  4. Eisner 藝術批評建構教學觀察的問題與表達 批評方法 批評表達方式 1.描述(技巧或技術) 以客觀角度,我在課堂看到了什麼?暫時不評 價課程或教師。 2.分析(技巧或技術) 教學者提問什麼內容?看見了學生如何回答? 此外教學內容是否與學生生活經驗連結?教學

    者教學如何影響課堂班級氛圍? 3.解釋(藝術或美學) 教學方法如何影響學生?教學方法如何與主題 相關?課程如何符合或不符合學習者的需求? 4.評價(藝術或美學) 倘若這堂課讓您試教?您會以同樣方式試教? 還是有其他方式?有哪些建議可以用來改進下 一堂課? 資料來源:孫台育、林成財 (2024)
  5. 01. 設計理念 “I care, and I am capable.” 數位協作 AI工具融入教學

    多元評量 切中生活情境,注重學生選擇與自主 權,進而提升學生對議題的關心意識。 結合史丹福設計學院-設計思考架構 提供學生面對專題時的思考鷹架。 以終為始
  6. What else? 考慮的人文與社會面向 What? 哪些科學與工程技術? Why? 何謂永續&為何急迫? 03.課程目標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具備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的素養,深化後設思考,並積極面對挑 戰以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具備對道德課題與公共議題的思考與對話素養,培養良好品德、公 民意識與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環境保育與社會公共事務。 自主 行動 社會 參與 課程核心子問題 對應領綱 學習表現 能源教育 議題融入 對應領綱 學習內容 能源意識U2 能源使用U5 能源概念U4 能源發展U7 行動參與U9 設c-V-1 行動參與U8 設c-V-2 公3d-V-1 地1c-V-3 (設c-IV-1、設c-IV-2、設c-IV-3、 設a-IV-3、設a-IV-4) 設a-V-2 設a-V-2 地1c-V-2 設k-V-3 設k-V-2 PKd-Vc-2 PNc-Vc-4 CBa-Vc-2 CNa-Vc-1 CNc-Vc-1 CNa-Vc-2 生P-V-1 生A-V-2 公Dd-Ⅴ-3 公Cg-Ⅴ-1 公Cg-Ⅴ-2 公De-Ⅴ-2 Why? 何謂永續&為何發展與落實永續能源具有急迫性? How? 我們可以如何著手思考、規劃、設計並製作出具永續性的產品? What else? 一個產品要能符合永續理念,還需要考慮到哪些人文與社會面向? What? 產品需要使用到哪些科學與工程技術,才能讓人們的生活更接近進能源永續 與淨零排放目標? How? 如何設計規畫實際製作
  7. 04. 課程架構 Why? 何謂永續&為何急迫? How? 如何設計規畫實際製作 What else? 考慮的人文與社會面向 What?

    哪些科學與工程技術? Why? 何謂永續&為何急迫? How? 如何設計規畫實際製作 What else? 考慮的人文與社會面向 What? 哪些科學與工程技術?
  8. ➢透過教師教學、學生自學以及探究與實作,學生嘗試著回 答四個課程問題,進而完成五項對應的產出任務。 04. 課程架構 同理 『Empathize 』 定義 『Define』 構思

    『Ideate 』 原型製作 『Prototype 』 測試評估 『Test 』 完成專題產出, 且完整接觸專題製作過程&具備「永續」的思考方式。 Why? 何謂永續&為何急迫? How? 如何設計規畫實際製作 What else? 考慮的人文與社會面向 What? 哪些科學與工程技術? 永續科技世 界咖啡廳 小組共學永續能 源相關科技,進 行原理、發展趨 勢以及相關政策 的介紹&分享。 校園能源使用 者素描 以「同理」原則 從科技與人文社會 的角度切入,切中 校園內的能源使用 者的現況與機會。 產品原型與 設計說明書 歸納出使用者需 求與挑戰,進而 應用工業設計原 理,創造出產品 的原型。 產品效益 評估書 對產品進行測試 並從經濟成本、 政策趨勢、大眾 推廣等角度進行 質化與量化分析。 學期成果發 表與回饋 整理設計過程、 設計成果,進 行一個總和性 口頭報告並收 集使用者回饋。 自 生 科 社 社 社 生 科 自 生 科 自
  9. 一學期(2學分)/17周共34節課/高一多元選修 永續創能新生活概論 課程 名稱 課 程 模 組 內 容

    核心 素養 U-A2 具備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的素養,深化後設思考, 並積極面對挑戰以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 U-C1 具備對道德課題與公共議題的思考與對話素養,培養良好品德、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環境保育與社會公共事務。 課程 核心 問題 何謂永續&為何發展與 落實永續能源具有急迫 性? 我們的產品要達到永續目標,還需要 考慮到哪些人文與社會的面向? 我們可以如何著手思考、規劃、設計並製作出具有永續性, 且能將永續能源觀念與相關科技融入生活中的產品? 我們的產品需要使用哪些科學與 工程技術,才能幫助人們促進能 源永續與淨零排放目標? 永續科技世界咖啡廳分 分組認領一項永續能源相關科 技,進行原理、發展趨勢以及 相關政策的介紹,透過世界咖 啡廳分享。 慈中能源使用者素描 使用設計思考中的「同理」 原則從科技與人文社會的角 度切入,為校園內的能源使 用者建立一份使用者素描。 產品設計與說明書 從使用者素描中,基於淨零排放的目標,歸納出使用者需求與挑戰,進 而應用工業設計原理設計解方。整理自學生在課程過程中所留下的線上 共編、學習單以及製作出的產品功能原型。 產品效益評估書 對產品進行測試,並從從經 濟成本、政策趨勢、大眾推 廣等角度進行質化與量化分 析。 學期成果發表 整理設計過程、設計成果與 產品效益,進行一個總和性 口頭報告。 學生 學習 成果 模組一、 永續能源咖啡廳 ※AI輔助、能源意識、 自主學習、小組協作、 世界咖啡廳發表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透 過虛構AI學伴引起能源 意識,並深入介紹未來 環境挑戰、評估影響的 方法學,以及要避免嚴 重氣候影響所需的全球 行動目標,最後以永續 咖啡廳活動引導學生自 主學習一項永續能源科 技,使學生熟悉自主學 習的過程,為未來的潔 能專題建立基本能力。 模組二、 校園潔能小稽查 ※數位協作、設計思考 (同理)、能源意識、自 主閱讀、能源使用 教師向學生介紹設計思 考的步驟與概念,並引 導學生從透過設計思考 中的同理觀察,估算校 園內的能源使用狀況, 做為未來永續行動的基 礎。 模組三、 挑戰與點子博覽會 ※數位協作、設計思考(定 義、構思) 、能源意識、世 界咖啡廳發表 延續模組二的同理觀察實作 練習,教師引導學生練習 「定義問題」與「構思解決 方 案 」 兩 步 驟 , 並 透 過 Google Classroom 與 Canva共編功能進行小組合 作。教師重點解說兩步驟的 注意事項與案例,再討論過 程中提供協助與鷹架,確保 學生能有效進行討論與思考, 最終透過「世界咖啡廳」方 式協助學生從同儕收取分享 與收集回饋,最後強調設計 思考的迭代之重要性。 模組四、 迷你增能實作專題 ※機電整合、程式撰寫、 迷你專題學習課程 教師將依照各組於前一模 組所提出的點子與挑戰, 設計增能教學活動,透過 「知識教學-迷你專題- 發表回饋」的過程,讓學 生獲取實際製作出解決方 案的本知識,作為進一步 自主學習的立基點,藉此 提高學生小組順利產出原 型產品的可能性。除了課 程內容,教師也透過個別 約談引導、設計鷹架教材, 以協助學生進一步增能、 聚焦專題內容,留下學習 歷程記錄。 模組五、 原型製作與測試 ※設計思考(原型製作)、小 組協作 經過前一模組的增能後, 教師向學生介紹原型製作 之原則,以及製作過程中, 需 付 與 產 品 的 核 心 價 值 (如可行性、使用者導向、 可持續性等等),並讓學 生針對自己所訂定的潔能 專題,開始進行原型製作。 在學生製作的過程中,教 師提供固定課內諮詢時段、 課外時作時間與場域、相 關材料挑選購置與準備、 連結外部專家資源,並訂 定死線,鼓勵學生遵守時 程,先求有幾處產品,再 求改善精進。 模組六、 粉墨登場-產品開 放測試與發表 ※設計思考(測試評估)、公 開發表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產品的 最終製作與檢查。隨後, 學生參與設計者報告與使 用者測試,填寫匿名的原 型回饋單,並從使用者角 度提供建議。最後,在公 開發表會上,學生展示成 果並接收觀眾回饋,教師 整理回饋供學生參考並進 行討論。各組學生得以在 發表後,獲得使用者的直 接反饋,藉以提升作品質 量,同時激發學生思考自 身所設計的產品,與使用 者之間的互動關聯性,為 之後進行人文社會分析討 論立下基石。 模組七、 永續省思-產品效 益分析 ※設計思考(測試評估) 教師帶領學生從人文社會 學角度評估產品的潛在效 益。教師首先,說明學生 需要製作的產品效益評估 書可包含的面向。接著, 進入台灣淨零排放政策與 策略的詳細介紹,強調與 學生專題相關的政策計劃 所欲解決的問題、策略內 涵與關鍵指標。之後,進 行產品的SWOT、PESTLE 分析訓練,並利用個體/社 區/社會、過去/現在/未來 的分析框架來深化學生的 理解。最後,學生將利用 所學的分析工具來製作一 個兼顧科技、人文、社會 面向的產品效益評估書和 發展歷程書, 課程方向由永續能源科技學習與實作 逐漸轉向探討永續能源的人文社會相關面向 PBL 中心 問題 身為一個產品設計師,我們可以如何改善校內的能源使用方式,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狀況下,讓能源使用更加永續? ➢ 1個PBL引導問題 ➢ 4個核心子問題 ➢ 5個學生表現任務 ➢ 7大課程模組,共16周32堂課 ➢ 課餘小組討論時間、專家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