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grade to Pro — share decks privately, control downloads, hide ads and more …

250322_林成財_夥伴高中任務-拍攝高中課程推廣影片

Avatar for learnenergy2 learnenergy2
May 12, 2025
4

 250322_林成財_夥伴高中任務-拍攝高中課程推廣影片

Avatar for learnenergy2

learnenergy2

May 12, 2025
Tweet

Transcript

  1. • 任務執行邊界條件 旁白產生 GPT-SoVITIS NotebookLM 背景音樂生成 Temp.Polar 2D動畫生成與編輯 Animaker 影片/影像修復調整

    Adobe Premiere ➢ 剪輯人身兼課程執行者,搭配一位課程拍攝者 ➢ 團隊較無長片剪輯經驗,且時間有限 ➢ 剪輯人無法隨時取得專業之攝影設備,且預算有限
  2. • 慈中團隊的參考Workflow 計畫初期-撰寫教案『詳案』(並非課程規畫表!) 輸入NotebookLM,給提 示詞產出旁白稿與影片大綱 旁白稿人工校正與切分 為小段(<30字) 剪輯者(普高導師) 剪輯者/拍攝者(行政夥伴) 拍攝課程影像

    剪出適當片段 ※ 考慮到影片全長,每節課的 影像需擷取約10~20秒的精華 ※ 工作量最大,無AI工具輔助! 輸入GPT-SoVITIS語音 生成模型產出旁白音檔 以PPT 製作教案架構介紹 以PPT錄製功能,產 生影片 以Temp.Polar產出適 當的音效與背景音樂 將旁白音檔、教案架構、剪出的片段,以威力導演統整在一起!
  3. 01.設計理念與架構 “I care, and I am capable.” (of seeing and

    solving the complex multidisciplinary issues.) “I care, and I am capable.”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具備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 的素養,深化後設思考,並 積極面對挑戰以解決人生的 各種問題。 自 主 行 動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具備對道德課題與公共議題 的思考與對話素養,培養良 好品德、公民意識與社會責 任,主動參與環境保育與社 會公共事務。 社 會 參 與
  4. 01.設計理念與架構 數位協作融入 AI工具融入 “I care, and I am capable.” 跨科合作

    提供真實且複雜的問題情境 提升對議題的意識與跨域思維 設計思考五步驟架構 提供學生面對問題情境時的鷹架
  5. 核心問題一 核心問題三 核心問題四 核心問題二 專題任務一 專題任務二 專題任務三 專題任務五 專題任務四 『身為一個產品設計者,我們能如何改良學校生活中的事物,

    讓校園生活更加永續?』 01.設計理念與架構 Why? 何謂永續&為何急迫? What? 哪些科學與工程技術? How? 如何設計規畫實際製作 What else? 考慮的人文與社會面向 自 社 生 科 自 生 科 生 科 社 自 社
  6. 第一周 AI學伴破冰趣 活動目標 引起學生動機,吸引學生進入專題情境 • 小組活動,三人一組 • 每組搭配一位異國AI 交換學生 •

    全組向AI學伴自我介 紹,並以提示詞 (prompt)去了解學伴 的背景故事。 • CANVA共編製作簡報, 介紹組員與交換生
  7. 第七/十一周 腦力激盪 ✓ 教師介紹設計思考的「定 義」與「構思」步驟,並 提供Canva討論模板 ✓ 教師隨時閱覽共編檔案, 引導各小組的討論 ✓

    鼓勵學生若遭遇知識點上 的障礙,再使用AI工具 引導學生從觀察結果中,覺察生活中 存在的能源使用問題,開始構思解方。 活動 目標
  8. 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周 產品規劃與製作 ✓ 教師引導學生實際畫出設 計圖、構造圖、功能解析 圖。 ✓ 開放生活科技教室,督促 學生開始規劃與執行製作 過程。

    ✓ 針對討論落後組別,進行 回饋與指導。 促使學生具象化設計內容,並將專題 的說明書原型製作完成。 活動 目標
  9. 第十六、十七周 粉墨登場 ✓ 各組學生應至少產出產 品說明簡報或海報 ✓ 成功完成製作出原型機 的小組,則需進行試運 作 ✓

    各組輪流進行報告,並 確實給予彼此回饋。 ✓ 教師於各組之後統整討 論、進行點評。 進行產品的公開測試與介紹,並且收 集同儕與教師之產品運行回饋。 活動 目標
  10. 專題任務 評量方式說明 永續科技 世界咖啡廳 小組形成性評量 依照各組報告詳盡程度、表達狀況進行整組評量。 校園能源 使用者素描 小組形成性評量 依照各組整理出對於使用者的描述背後。

    產品原型 與設計說明書 小組/個人形成性評量 教師依照整組說明書中的產品說明與設計之創意程度、產品設計歷程與動機的完整程度以及 實際製做出的功能性原型、進行小組評量;說明書中需載明各個組員負責部分,教師透過負 責部分完整度與邏輯程度進行評量。 學期成果 發表與回饋 小組總結性評量 除教師依照各組上台表現時,對於產品的敘述清楚程度進行評量,同時也採納一同觀看之師 生,針對各組產品的創意程度、邏輯清晰程度以及溝通表現狀況的評語。 產品效益 評估書 小組總結性評量 教師依照學生的對於自身產品的分析,是否貼合真實世界中的社會經濟狀況,並進行有邏輯 的論述。